近日,美國農業部(USDA)發布了《畜禽全球市場與貿易》報告,2018年美國的豬肉産量将增長4%,中國生豬産量将會迎來第二個持續增長年,母豬存欄量預計會出現顯著增長,全球豬肉産量增幅近2%,種種迹象表明,2018年的豬價走勢并不樂觀。
中國生豬産量将迎來第二個持續增長年 全球豬肉産量增幅近2%
生豬的供應量,直接影響着生豬價格的變化。報告認為,中國養豬農牧企業由于在2017年收獲了正向回報,預計中國生豬産量将會迎來第二個持續增長年,因此,進口端或出現顯著下滑。2013-2017年期間,中國的母豬存欄量減少9%。考慮到2018年年初的增長規劃,中國的母豬存欄量預計會出現顯著增長。總體來看,中國仍将是全球第一大豬肉進口國。
除了母豬存欄和育肥豬更高的出欄重将會帶動2018年生豬産量以外,強健的市場消費需求也将促進俄羅斯,菲律賓和墨西哥的生豬産量。在全球主要産肉地區,僅歐盟因為本土市場和出口市場的不景氣而即将降低産量。
各個國家獨立生産豬肉産品的能力或對美國的出口産生消極影響。報告稱,2018年全球的豬肉産量預計增至1.13億噸,增幅近2%。
中國生豬産量持續增長,似乎預示着2018年豬價的下跌走勢,并且全球主要産肉地區生豬産量的增長,全球豬肉産量預計增長2%,由此看來,對于中國的生豬市場而言,2018年似乎不那麼樂觀。
2018年豬價将下滑
報告表示,生産商在2016年的經濟形勢都很好,去年豬價達到了紀錄高位,每頭豬的收益接近100美元。這樣的價格可能對生産商擴充存欄的能力造成了影響。
而2017年生産商在努力保持收支平衡的狀态。如今,由于生豬存欄量的增加和其他國家的競争,美國的豬肉出口将會取決于定價,損益平衡仍會非常艱難。
Kuberka解釋說:“歐盟、美國和加拿大仍将是全球主要的供應商,三方将以價格為中心相互競争。由于加工的需求相對強勁,進口可能會恢複到過去的水平。”
受生豬存欄量增加等因素的影響,歐盟、美國、加拿大這全球三大豬肉出口商将以價格為中心相互競争,豬價下跌将成為明年全球生豬市場的主流趨勢。
預計2018年美國的豬肉産量将增長4%
報告認為:由于主要的出口國家豬肉産量均有增長,因此國際豬肉價格的下滑會讓進口相對具有競争性。預計2018年美國的豬肉産量将增長4%。
豬育種方面的進步使得生産商豬窩産仔數的提高更加容易,因而能夠滿足出口的需求。但是,受到這一積極影響的不隻是美國,而是全球的生産商。
報告稱,育種或許不是影響産量的唯一因素,動物保健和獸醫護理方面的進步可能也促進了母豬生産率的提高。
根據美國農業部(USDA)的預測,2018年美國的豬肉産量将增長4%,中國生豬産量将會迎來第二個持續增長年,母豬存欄量預計會出現顯著增長,全球豬肉産量增幅近2%,2018年的豬價或将下滑。
單就中國生豬市場而言,國内方面認為2018年的豬價走勢并不樂觀,養豬能否有利可圖已經成為一個未知數。搜豬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表示:“2018年豬價在5月左右就有可能達到6元/斤,整個生豬市場的盈利期宣告結束。”
業内專家表示:預測2018年行情最主要影響因素是能繁母豬存欄和年底各省環保拆豬場情況:一旦母豬存欄出現拐點,意味着整個豬周期的拐點在未來一段時間就會出現;除了關注母豬價格之外,養豬人還必須關注年底北方環保拆豬場情況,因為由于今年豬價低迷,很大一部分母豬無法像去年一樣轉移,拆遷場母豬賣不出去就會殺掉,一旦這部分母豬殺掉,母豬存欄量必然下滑。

Copyright © 通威食品 Rights Reserved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6630号蜀ICP備05002048号
歡迎撥打 全國免費服務電話:400-8866-7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