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2日,從廣東省農業廳獨家獲悉,上半年廣東家禽銷量銳減30%以上。不少黃羽肉雞品種每隻虧損達6元以上,有些品種超過10元,養殖場戶虧損嚴重。
據廣東省統計局數據,一季度末全省家禽存欄2億多隻,為近年來一季度末家禽存欄最低水平;二季度情況有所好轉,但上半年廣東省家禽出欄量仍為2008年來最低。
廣東一向是家禽生産和消費大省。廣東省農業廳數據顯示,2016年廣東禽肉産量135萬噸,占肉類産量32.5%,全省年人平均消費禽肉約15千克。廣東人喜歡吃雞,自古就有無雞不成宴的傳統。
封開縣智誠家禽育種有限公司銷售經理許波告訴記者,“年初市場很不景氣,直到今年6月份左右,我們生産的杏花雞銷售價格才開始維持在成本價格之上,現在的銷售價格勉勉強強在成本價格之上。”
每年生産1300多萬隻信宜懷鄉雞的廣東盈富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陳運冬告訴記者,“因為我們走的是優質雞高端路線,我們的優質雞160天才上市,對降價有一個緩沖期。單家獨戶損失比較大,真正加入公司的農戶問題不是很大。”他表示,公司7月份以後開始盈利,真正開始恢複是在9月份左右。“9月份開始中秋節擺酒的,銷售量一下子就上來了。現在肯定是賺錢的,雞價算是高的,110多天出欄的雞可以買到11元多一斤。”
生産清遠麻雞的大戶廣東愛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孫恒表示,年初虧損最嚴重的時期每隻雞虧損20元。“一直到9月份,情況才發生了好轉,價格回暖,可以基本上維持我們的成本,虧損時間從去年11月到今年8月。”
業界聲音:冰鮮雞是未來趨勢,物流成本增加企業很頭痛。
“居住環境改善了以後,大家不會接受髒亂差的購物環境,所以冰鮮雞絕對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,”許波認為,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生活理念也随之轉變,“比如珠江新城那麼高端的地盤,它不可能說再去出個檔口賣活雞,污水橫流,臭氣熏天,居民不會接受的,但是生活在高端社區裡的市民同樣需要吃雞,對他們而言冰鮮雞就是很好的選擇。”
“新的銷售方式對我們不是非常有利,因為它的物流成本太高。”許波表示,冰鮮雞零售時間相比活雞更短,如果不按時銷售出去就有下架的風險,導緻終端零售商不敢一次要很多貨,運輸相對零散,這就提高了運輸成本。
“除了屠宰和運輸環節費用比較高,次品率會大大增加。”某企業負責人介紹,養殖闆塊全部實現冰鮮上市難度比較大,在屠宰過程中損耗非常大,部分雞會出現斷翅、斷腿、花皮等問題,一旦出現這些問題就不能作為正品來銷售,隻能以次品價格銷售。“據我們了解,目前如果能達到80%的正品率就算是非常好的了,20%的次品隻能低價處理,價格相差四五倍。”

Copyright © 通威食品 Rights Reserved 川公網安備51019002006630号蜀ICP備05002048号
歡迎撥打 全國免費服務電話:400-8866-720